
9月9日,在陕西省科学技术厅主办,陕西省农村科技开发中心、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承办的2025年度苏陕协作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上,电影《旱塬》成为了一堂独特的教学课程。这部以农业科学家李立科真实事迹改编的影片,为来自全省各地科技管理部门、农业创新平台的60余名学员,展现了科技助力农业发展的深刻实践。

影片讲述了李立科研究员辞去陕西省农科院副院长职务,长期扎根渭北旱塬,通过“以磷促根、以根调水”技术创新,成功将小麦亩产从不足百斤提高到八百多斤的历程。这一科技成果为陕西粮食增产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当前乡村振兴中的科技赋能提供了宝贵经验。
陕西省益坤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庞亚探观看影片后说:“李立科研究员放弃优越的工作条件,深入农村潜心科研,他的事迹令人敬佩。作为乡村振兴带头人,我们要学习这种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精神,将先进农业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庞亚探是子洲县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也是陕西省高级职业农民。
在苏陕协作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影片引发了学员对科技兴农的深入思考。陕西白鹿童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陈雨朦认为:“这部电影为我们提供了本地化乡村振兴的成功范例。通过技术推广和共建产业园区,实现农业现代化;依托品牌建设与产业链延伸,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发展路径。”
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贾一哲表示,影片展现了农业科技工作者直面挑战、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乡村振兴必须立足当地实际,善于转化地域特色。只要心系乡土、情系人民,就一定能够找到适合的发展道路。”
本期培训班将电影《旱塬》纳入培训,通过生动形象的影视作品,增强学员对农业科技创新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学员们认为,这种教学形式新颖生动,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深化了对农业科技工作的认识和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把握。
培训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为新的起点,把培训所得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能力,践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务实精神,为苏陕协作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
村干部(农民)发展学院
乡村振兴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