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新闻>>正文

【媒体聚焦 三秦都市报发布】“双胎”繁育技术为养麝经济注入新活力

2025年07月07日 12:13  点击:[]





7月4日,2025年“走出杨凌看示范”新闻采访团走进陕西凤县平木镇刘家庄村,这个依山而建的村庄里建设有大型林麝生态养殖场,数百头林麝在此繁衍生息。


凤县平木镇刘家庄村林麝养殖示范基地(航拍图)


当天上午,在镇上的综合文化站培训室,第十一期林麝养殖技能培训班开班。来自凤县林麝产业学院、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团队正在讲解林麝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症状与预防方法。这样的培训每年举办4场,形成了凤县独具特色的劳务品牌——“凤县麝工”。

林麝,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因其分泌的麝香具备极高的药用价值,在国家发布的相关法律许可范围内,人工养殖林麝成为当地支柱产业。


林麝幼崽


2020年,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现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在陕西凤县平木镇建立林麝养殖示范基地,旨在通过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育林麝养殖示范户。

林麝养殖示范基地负责人、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教授牛华锋介绍,基地建立以来,针对传统林麝养殖繁育中依赖经验、缺乏科学系统理论指导的现状,对林麝双胎和泌香两大关键问题开展技术帮扶。


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教授牛华锋(图右)向采访团介绍林麝养殖示范推广情况


在秦岭深处的养殖场里,戴着智能耳环的林麝悠然进食,技术员只需轻点鼠标,便可实时监测林麝各项健康数据。牛华锋介绍,团队通过强化疾病防控、提升繁殖效率、带动养殖效益等一系列举措,多家养殖户人工饲养的林麝双胎率从原来的50%提高至70%以上。2024年,团队又将林麝双胎率提升到85%以上,相应的经济效益显著翻番。

平木镇白蟒寺村养殖户陈卫说,自家养殖了20头林麝,在新技术的指导下,每年采集麝香和繁育幼仔的收益达30多万元。


林麝养殖技能培训班开班


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院长黄璞介绍,为改变林麝养殖专业人才紧缺现状,2022年全国首个林麝产业学院在凤县成立以来,着力培养以“凤县麝工”为品牌的专业人才队伍,通过建立林麝养殖技术示范户,辐射带动临近养殖企业(户),推动凤县从“养殖主导”向“标准输出、技术外溢”转型。

“截至目前,全镇直接参与林麝养殖的群众达到491户,养殖公司8家,养殖圈舍17500余间,林麝存栏10500只,年实现人均增收6500余元。”平木镇镇长邓振宇说。



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

村干部(农民)发展学院

乡村振兴学院


下一条: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召开工作推进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