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承办的2023年度陕西省“头雁”体验式培育项目顺利结业。在为期一年多的项目培育中,高质量完成了对来自全省9大产业近600名“头雁”学员的培育任务,得到了广大学员一致好评,受到了农业农村厅和农业农村部相关部门的肯定,为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及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培育项目于2023年6月正式启动,共分两阶段进行。7月和12月,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蔡斌两次带队来校调研指导“头雁”培育工作。2024年3月,培育第一阶段,学校举办线下体验式培育启动仪式暨线下体验式培育开班式,为“头雁”学员代表发放了《千万工程简明手册》。中央农广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李仕宝讲授开班第一课,我校副校长胡俊鹏出席并致辞。8月至9月底,培育进入第二阶段,在全省开展“头雁”线下体验式培育工作,胡俊鹏为各专业授班旗,并为创业导师代表和产业导师代表颁发聘书。
胡俊鹏表示,我国处于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阶段,乡村全面振兴正在稳步有力推进,“头雁”项目培育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要充分认识“头雁”培育的重要性,深刻领会“城乡融合发展”的精神要义,创新“头雁”体验式培育模式,学深一步、看远一点、想深一层,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奋进风貌,切实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把技术送到农民家,把更多成果“种”在陕西大地上,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切实增强带领广大党员和村民致富带富的能力,为有力有效推进全面乡村振兴做出应有贡献。
本项目以培育对象为中心、以提升能力为目标、以务求实效为基本、以发展需求为导向,根据茶叶、食用菌、中药材、蔬菜、乳制品、生猪、肉羊、肉牛、家禽等9大产业不同产业类型,遵循服务产业发展、立足实际创新、注重质量效能的原则,创新形成了“五个三”头雁培育模式,坚持三种方式融合、三条路径穿插、三大特色并举、三大创新协同,确保学员在深度体验中提升干事创业能力、联农带农能力和致富带富能力。
采取体验式、沉浸式、顶岗式三方式融合的培育方式。组织“头雁”学员到农业园区、电商基地、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企事业单位等,深度学习农业全产业链“链主企业+链队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建设路径;围绕农业强国四大任务和乡村振兴战略具体实践、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生态循环农业、智慧农业、农产品品牌建设、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内容,引导参培学员组建独董会、建立产业链和产业圈发展共同体,在实践与实战中强化营销能力、科技成果运用能力和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干事创业能力、联农带农能力和致富带富能力。
设置“三大路径穿插”与三段式体验相结合。在陕南、关中、陕北三地,设置一产、二产、三产“三大路径穿插”,与“总分总”三段式体验相结合。围绕农技师培育、农民技术职称考培、导师匹配、三产结对、私董会组建、校雁合作等内容,在杨凌农科城进行了九大产业“融合体验”,促进项目路演、经验交流,建立了产业链和产业圈融合式“头雁”发展共同体,实现了不同产业之间的深度交流和融合体验。
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科创融汇三大特色并举。专家导师进驻企业,设立专家型党员第一科技书记;与学员企业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共建实践基地、劳动教育基地、职工培训基地等,推进产教融合;引导学员参与科研项目,组建科研团队,承接科研成果转化,推进科教融汇。
构建“三个五”创新协同机制。探索创新链、产业链、营销链、价值链、资金链与教育链五链融合,对标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保障供给强、技术装备强五强目标,实施校、政、行、企、市与产、学、研、用、创五位一体设计,确保全员、全程、全要素、全实战、全产业链培育。
培育期间,还成立了2个临时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2次,举行了“校雁合作签约”“头雁反向导师选聘”“跨界融合 头雁私董会建设”“学用千万工程 礼赞丰收中国”等主题体验活动。
(文/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 黄璞 责编/张唯莎)
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
村干部(农民)发展学院
乡村振兴学院